


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文件精神,推动儒商文化研究事业,是建构社会主义新时期企业文化、涵养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探索和实践。儒家的仁爱思想、和合思想、正德思想、厚生思想,影响深远,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。
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法制逐渐成熟与完善,以及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引领时代新风尚的今天,探讨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,引导广大企业家践行儒学商道,已经变成时代新课题。
打造中国的儒商福布斯,使富强的中国涌现出更多具有人文精神和济世情怀的企业家,必将为我们汲取儒家思想,净化中国传统文化智慧,培养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、引领全国乃至海外工商企业树立传承中国文化和谐管理、诚信经营、开拓创新、服务社会的良好风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。
儒商智库研究作为一种管理理念、工具方法和标准,其本质就是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财富。
儒商文化的研究,旨在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探讨其与现代经济社会的结合。这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,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。儒商精神注重内在精神和道德自我完善,有助于企业家提升生命厚度和个体精神境界。
儒商精神是根植于儒家思想的商业伦理道德,如何运用中国儒家商业智慧推动世界商业文明进步,研究阐发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人文经济思想,是儒学研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。加强全球范围内儒商精神研究的交流与合作,推动现代儒商精神在国际商业活动的实践,对于实现世界经济的互利共享和共同繁荣,具有重要意义。应当把儒商精神作为全球性人文经济学术课题,进行全球视野下广泛而深入的研究,各国相关研究机构、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应通力合作,携手共进。
建立国际儒商文化交流平台,对于培养企业家的商德情操、涵养企业家的精神世界,意义重大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,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》要求加强优秀企业家的培训,强化优秀企业家精神研究,支持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与行业协会商会、知名企业合作,总结富有中国特色、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成长规律。
儒商智库(海南)研究院将坚持院企一体化、产学研一体办学模式,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高质量发展”的理念,研究院的成立将成为集团拓展业务水平、提升社会贡献的重要途径。通过对企业量身定制经营管理解决方案,实现企业运营效益,为高质量发展助力添翼。
研究院全体同仁将携手聚力,以智力输出为载体,帮助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,践行产教融合,做中国产业升级的推动者、实践者和参与者,一起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儒商智库(海南)研究院专家主要对象为对儒学商道各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学者、教育家、经济学家、艺术家、公务员、企业家,可自荐,也可由有关领导、科研机构、学校、专家学者、社团、媒体等推荐。
研究院业务范围:
1、组织全体学员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影响,宏扬中华商道,宣传和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儒商精神在企业中运用,努力将本院打造成智慧平台、互助平台、拓展平台;
2、以本院为纽带,组织学员与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及经济理论界的专家、学者围绕企业和政府共同关注问题进行对话和座谈,为政府制订有关政策提供参考意见,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;
3、针对学员单位的需要,配合国际国内形势,为学员举办报告会、专题讲座、定期培训班、研讨班;组织学员共同把握发展商机,推动企业发展;
4、组织编写、出版和发行会刊(刊名为《儒商(海南)智库》)、期刊及专著,介绍学员经营发展的奋斗历程、优秀事迹、成功业绩以及学员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等情况;并择定典型,向各大媒体推介宣传;
5、本着“以商养院,以院促商”的信条,开展企业管理咨询、书画展卖、商贸洽谈、国际交流等合法的服务性业务活动;
6、维护学员正当合法的权益,向学员提供舆论上的支持和法律、政策咨询服务,必要时通过渠道向有关主管部门和领导反映寻求帮助;
7、不断发展和吸收新学员,邀请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、著名学者和社会名流参加本院,并指导本院的工作;
8、为扩大本院影响,树立本院良好形象,每年举办一次“十大儒商学员”、“十大义商企业”等评选、表彰活动;
9、加强学员单位之间以及学员单位与国内外有关学术团体、各种媒体、各大信息网络及各大专院校、科研单位的友好合作,适时地进行信息、人才、学术和经验交流;
10、动员和团结学员参加政府、社会机构组织的慈善、公益活动,有计划地开展捐助、扶持贫困学生和希望工程等活动。